在寒冷的冬日,人們如果來到甘谷驛,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大街小巷里,到處都是烤紅薯的攤點,連空氣里也彌漫著濃濃的烤紅薯的香味。令人恍然覺得,這哪是一個鄉間小鎮,分明就是一個紅薯的世界、紅薯的海洋嘛!
在延安市寶塔區,甘谷驛鎮的名氣一直很大。過去有名,是因為沾了古驛站的光,是交通要道上的一個景點;而現在有名,則是因為他們把小紅薯做成了一個大產業,做成了聲名遠播的“新名片”。如今的甘谷驛,不僅是一個驛站遺落,更是一個以紅薯產業見長的特色小鎮。蒸蒸日上的紅薯事業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紅薯成了名牌產品
夫妻開荒、火炕育苗、精心栽植、辛勤勞動、忙碌采收……
2021年12月3日,在甘谷驛鎮羅家灣村的紅薯歷史展廳,甘谷驛鎮鎮長郭啟平向記者介紹了甘谷驛紅薯的“前世今生”。
甘谷驛這個地方其實早就有紅薯了,紅薯種植的歷史應該在百年左右。郭啟平說,盡管甘谷驛的土壤、氣候特別適合紅薯的生長,所產紅薯品質優良,但是長期以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紅薯一直處于小打小鬧的規模,扮演著“小雜糧”的角色。但現在不一樣了,科技和機械早已替代了火炕育苗與锨鋤刨土等落后的耕作方式。這里紅薯的種植不再滿足于自給自足,而是在新理念的推動下,走向了規?;袌龌?。
在寶塔區蔬菜局農藝師常偉的眼里,甘谷驛真是個長紅薯的好地方。這里的紅薯,結薯早、莖蔓短、結薯多,而且“長相”漂亮。只要及時選育新品種,并進行紅薯苗的脫毒培育,解決好病害增多、產量減少的問題,甘谷驛的紅薯產業就一定能做大做強。
產業發展得好,離不開專家的助力。幾年來,陜西省甘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紅薯專家朱渭兵和他的團隊在甘谷驛紅薯苗脫毒培育上下了不少功夫。
“甘谷驛鎮紅薯種植面積大、品質好。我們看到當地政府和村民對發展紅薯產業有強烈的意愿,所以十分愿意參與到甘谷驛鎮紅薯產業發展中來,助推當地產業發展?!敝煳急f,“經過脫毒改良后的紅薯品種十分適宜當地的生長條件,甘谷驛紅薯又一次煥發了生機?!?/p>
2019年10月13日,甘谷驛鎮建立了甘谷驛紅薯科技專家大院,吸納了栽培、脫毒、農技、植物保護、銷售和病蟲害防治等崗位專家。作為栽培崗位專家,朱渭兵為當地引進了“秦薯5號”“秦薯8號”等優良品種,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專家大院對專家而言,是科研中心、試驗中心和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中心;對農民而言,是技術培訓中心和信息中心;對農業生產而言,是農業良種中心和科技龍頭?!惫鶈⑵秸f。
依托專家大院的科技助力,甘谷驛鎮進一步明確了紅薯產業發展方向,完成了甘谷驛紅薯“國家地理標志認證”,成為寶塔區首個完成該認證的農產品品牌。
品牌紅薯延長產業鏈
“快來看看我們的‘明星產品’?!?021年12月3日,在甘谷驛鎮唐坪村興民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紅薯儲存庫,合作社負責人唐亮將記者帶到1號倉庫,介紹培育改良的紅薯良種“甘紅寶貝”。
“這是經過‘脫毒’后的新品種,紅薯中間有明顯的紅芯。作為我們新推出的‘明星產品’,它的品質更好,更加甜糯,1斤可以賣到15元,而且供不應求?!碧屏粮吲d地說。
2019年底,唐坪村實施高標準農田治理,打造700畝的紅薯園區,并交由合作社統一耕作、管理和運營。
“合作社每年給農戶每畝土地流轉費300元,每年給村集體保底分紅10萬元,村集體負責給農戶分紅?!碧破捍妩h支部書記唐世衛說,依托“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目前,唐坪村形成了集紅薯育苗、種植、儲存、分揀、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
在儲存庫前,村民唐延紅和幾名務工人員正在分裝紅薯。栽苗、除草、收獲、分裝……在紅薯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唐延紅都有參與,她說:“一天能掙130元到150元,大家干活的勁頭都很足?!?/p>
在甘谷驛鎮史家溝村,紅薯種植大戶史付明每天都要到舊居給紅薯“燒火供暖”。舊居的兩孔窯洞里,整齊碼放著一排排紅薯,就連里屋的炕上,也堆滿了紅薯。
“現在家里還有幾千斤紅薯沒賣完,我們留著在網上銷售哩?!笔犯睹鞲嬖V記者,紅薯儲存的適宜溫度在9攝氏度至15攝氏度。所以他每天要從新居趕過來燒爐子提升窯洞內溫度,以保證紅薯長期儲存不變質。
紅薯品質好,銷售有門路。為解決紅薯等農特產品銷售難題,2019年甘谷驛鎮“共享時代”電商服務中心建成,拓展了直播帶貨、快遞收發和進村收件等服務。
隨著“甘谷驛紅薯”品牌的經營打造,紅薯的網絡銷售利潤逐步提高,帶動了一批農民通過網絡拓展銷售渠道。
據郭啟平介紹,目前,甘谷驛鎮已建成唐坪村、史家溝村等多個高標準紅薯種植園區,全鎮紅薯面積由2017年的3200畝增加到2020年的1萬畝,產值達到9000萬元。許多無產業村變成了產業大村,撂荒土地變成了致富寶地。紅薯產業正成為甘谷驛鎮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
紅薯帶動了三產的高度融合
在郭啟平的辦公桌上,放著一盆“紅薯花”。一個大紅薯插在花盆里,長出茂密的枝葉。
郭啟平每天會給它澆澆水,精心培植。在甘谷驛鎮工作十多年,郭啟平見證了甘谷驛紅薯產業的發展壯大,對紅薯有很深的感情。如何推進紅薯產業融合發展,成為郭啟平經常思考的問題。
“首先還是一產先行,擴大紅薯種植規模,提高品質,為二產加工提供原料保障?!惫鶈⑵秸f,他們對211國道兩旁的西溝門村、蘇家溝村、羅家灣村和康家溝村等,進行土地治理,建設高標準紅薯園區,擴大種植規模。同時也充分發揮專家大院的職能,培育紅薯優質原種,從源頭上提升產品質量。
在朱渭兵看來,在甘谷驛紅薯產地培訓、推廣規范的鮮薯儲存技術,建立更科學、規模更大的儲存庫,不僅可以延長紅薯銷售周期,其利潤也將大幅度增長。
2021年12月3日,在“共享時代”電商服務中心,甘谷驛鎮青年志愿者團隊——“甘紅”團隊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展示架上的紅薯月餅、紅薯淀粉和紅薯粉條等產品。
“圍繞紅薯產業,我們積極推進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已建成紅薯粉條加工生產線1條。同時我們發揮大戶帶動作用,鼓勵紅薯種植大戶引進紅薯加工設備,開辦加工廠,集中生產紅薯干等產品,延長產業鏈條,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惫鶈⑵秸f。
甘谷驛鎮充分發揮鄉村旅游在產業融合中的連接作用,自2017年以來,舉辦了旅游節、紅薯節、紅薯宴大賽,同時打造代家溝村紅薯宴,史家溝村、唐坪村紅薯小農場等,讓旅游帶動就業,三產帶活農業,產業融合效益愈發凸顯。
甘谷驛鎮黨委書記吳兵說,甘谷驛鎮紅薯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下一步將走出去舉行形式多樣的品牌推薦和營銷活動,提升“甘谷驛紅薯”知名度,推動一二三產進一步融合。
本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咀ⅲ悍沧⒚鳌皝碓矗篨XX(非今日陜西 www.pussyseo.com)”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29-87426369】
閱讀:0
人物
HOT CHARACTER
圖匯
HOT PICTURES
每天排名
TOP ARTICLES